刚刚过去的2016年,是“十三五”开局之年。一年来,在盟委、行署和旗委的正确领导下,在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旗政府着力推进“一产做强、二产做大、三产做好”,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,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。
(一)综合实力显著提升,发展步伐明显加快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3.48亿元,同比增长8.2%;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2.7亿元,同比增长23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.48亿元,同比增长10%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.6亿元,同比增长50.2%,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8.49亿元,同比增长11.26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741元,同比增长8.7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447元,同比增长8.2%。重点项目有序推进。谋划“十三五”时期重点项目167个,落实“十项工程”重点项目88项、年度亮点工作200项,其中,实施亿元以上盟级重大项目16项,总投资56.33亿元,完成投资21.39亿元。招商引资成效明显。实施招商项目25个,完成引资34.8亿元;向上争取项目61项、争取资金38.6亿元,较上年增长62%,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(二)结构调整深入推进,后发优势逐步显现。一产全面做强。农业基础得到夯实,绰勒水利枢纽下游灌区、嫩江干流治理等重点工程项目顺利推进,“引绰济辽”文得根水利枢纽、耿家屯水利枢纽工程取得新进展。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增产、高标准农田、土地整理等农田水利项目,新打机电井2621眼,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.6万亩。农机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%;结构调整不断优化,有效落实农牧业结构调整“3个20%”,玉米种植减少100万亩,增加水稻15万亩、特色作物30万亩、豆类作物45万亩、青贮玉米和饲草种植10万亩,大灾之年粮食产量稳定在35亿斤。新建牲畜改良站点120个,引进优质种畜2000头,优良牲畜饲养量达到61.7万头只以上,牲畜良种率提高20%,牧业年度牲畜存栏327万头只口;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,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00家、新型职业农民1000名。创建绿色原料基地420万亩、有机水稻基地2.19万亩、“三品一标”基地17.9万亩、标准化示范园区26处,无公害、绿色、有机及地理标志认证产品13个,保安沼大米荣获第一届“盟长质量奖”。实施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,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启动建设,引导农民流转土地180万亩、草牧场30万亩,种植业保险投保面积440万亩。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平台建设,166家农牧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0家。二产不断做大。实施工业重点项目17项,总投资18.56亿元,建成中农绿能天然气循环利用,华能、鑫和阳光各20兆瓦光伏项目并网发电,蒙东木材深加工等9个项目投产运行。恒大新谷园等6家企业完成“两化融合”对标,蒙羊牧业进入“两化融合”贯标试点企业行列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,总数达到42家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3.2亿元,同比增长12.9%;园区建设日趋完善,铺设移动通讯光缆5公里,完成供水工程提水泵站建设,新入驻企业4家,入园企业达到25家,安置就业1279人。三产持续做好。物流园区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,进入国家发改委项目库。启动了旗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设,成功进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行列。便民连锁超市、“乐村淘”直营店实现嘎查村全覆盖。规范运营的合作社达到270个,覆盖138个嘎查村。旅游服务业较快发展,成功举办了首届绰尔河冰雪渔猎旅游文化节,冬季旅游项目初见成效,开展了“三省区”旅游推介及线路考察、神山祭祀等活动,与新华网、优酷网等媒体建立了旅游宣传合作关系。茂力格尔嘎查、巴达尔胡嘎查等7个嘎查村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名录,红卫村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。
(三)基础设施逐步完善,城乡面貌焕然一新。城市功能持续增强。启动实施了“八城同创”,完成了《音德尔镇总体规划(2015-2030)》修编,投入资金6.82亿元,实施城镇建设项目10项,腾飞路如期开工建设,源龙路建成通车。顺利通过自治区园林县城专家评审,城镇绿化覆盖率和主干道照明率分别达到35.6%和91%,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4%和97%。完成棚户区改造798户,阿敏河棚户区、先锋路一期棚户区改造项目主体工程竣工。农村面貌全面改观。投资27.58亿元,实施村屯环境整治,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.19万户,街巷硬化617.5公里,修筑院墙476.3万延长米,解决了2.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,454个自然屯实现“十个全覆盖”,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。路网电网日益完善。乌江铁路项目有序推进,乌新高速公路即将通车。音德尔至青龙山段二级公路项目开工建设,石头城子至兴华段二级公路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。建设通村公路42条、561.5公里。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211公里、低压线路154公里,电力保障能力显著提升。
(四)生态环境持续改善,发展潜力全面增强。绿色资源有效保护。绰尔托欣河国家湿地公园得到批复,神山国家森林公园申报工作有序推进。全面实施森林草原禁牧,林草资源得以恢复。完成造林12.6万亩,落实草原保护补助奖励面积400万亩,新增水保治理面积16万亩,落实生态保护面积 20万亩。支持37个秸秆转化加工厂投入使用,转化秸秆170万吨,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56%。环保力度不断加大。深入开展重点行业、重点领域专项执法检查,环评审批231项、验收24项。减排任务全面完成,削减氮氧化物1355吨、化学需氧量1421吨、氨氮35.5吨。淘汰改造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4家。监测能力得到提升。建立了旗、乡、村三级环境监管网络,8个乡镇划入全盟生态红线保护范围,旗环境监测站通过区级资质认定。图牧吉自然保护区建成大鸨研究中心和全区唯一疫源疫病标准站。
(五)民本民生全面改善,发展成果更加惠民。脱贫攻坚步伐加快。投入资金5.75亿元,其中,专项扶贫资金0.78亿元、整合资金2.67亿元、金融扶贫贷款2.3亿元,深入落实“五个一批”、“六个精准”帮扶措施。全面推进“菜单式”产业扶贫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79户、1500人。发放各类助学资金204万元,救助贫困学生290名。有效开展生态补偿脱贫,为贫困户安排护林岗位405个。创造性实施健康保险,投入专项资金300万元,将全部贫困人口纳入了商业健康保险。通过多措并举,实现脱贫9800人,净脱贫5095人,54个贫困嘎查村整村退出。就业创业进展顺利。城镇新增就业2296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.9%以内。开展城镇失业人员技能培训3042人,创业带动就业岗位1710个。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220万元,扶持大学生创业92人。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1009个。组织劳务输出7.3万人次,人均增收1250元。保障水平有效提升。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.77亿元、城乡低保等补助金1.31亿元、医疗救助资金2113万元,累计救助1.16万人次。投入资金579.4万元,资助农村低保、五保、孤儿等4.55万人参加新农合。深入落实老年人优惠优待政策,启动建设旗级老年养护院项目,音德尔镇4个社区开设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。
(六)坚持统筹协调发展,社会事业全面进步。教育事业优先发展。创建盟级示范幼儿园2所、旗级4所,完成蒙幼、旗幼和第三幼儿园项目建设。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6个,音一中、音二中实验楼竣工投入使用。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,打造建筑、财会、计算机等重点专业,职业高中特色品牌效应逐步显现。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,新招录教师121人。加强校园足球示范体系建设,创建国家级足球特色校9个、示范校10个,创建区级足球特色校12个,荣获“全区校园足球先进旗”称号。卫生保障明显增强。率先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,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,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。蒙医院门诊病房楼和疾控中心等建设项目有序推进,新建标准化蒙中医馆6个,蒙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高。文化事业蓬勃发展。成功举办第八届绰尔河文化艺术节,开展了全旗农牧民文艺汇演、科尔沁民歌比赛等多项文体活动。大型歌舞剧《魅力札剌亦儿》创作完成并进行专场演出,送文艺送图书下乡演出活动近70场次。深入开展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金界壕遗址巡查,设立完善各类文物保护标志牌90余个。民族团结全面巩固。代表兴安盟接受了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”创建验收。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,规范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工作全面开展。
(七)执政能力全面加强,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行政效能显著提高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取消行政审批项目15项,保留297项,委托乡镇管理13项,纳入一般管理94项。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,强化事中事后监管,“五证合一”、“两证整合”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稳步实施。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,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集中攻坚,按照“三到位、一处理”要求,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,引导信访人依法理性表达诉求,群众上访批次同比下降6.93%。规范劳动用工行为,妥善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2起,为1045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1175.4万元。平安建设再上台阶。扎实开展普法宣传,深化公安改革和“四项建设”,切实推进“开门入户”、“交巡合一”、教育培训等专项工作,加强社会面管控,坚决遏制“黄赌毒”违法犯罪,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。深化军地融合发展,荣获“全区双拥模范旗”荣誉称号。加强安全生产监管,深入开展“安全生产提升年”、“安全生产百日大检查”等活动,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。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,实行食品生产企业约谈制度,集中开展5次食药领域专项整治。